农夫山泉“天价”冰块背后

当一瓶2块的农夫山泉被冻成2kg袋装冰,售价飙升至22.8时,这场关于“冰块是否值黄金价”的争论迅速席卷社交媒体。然而,山姆会员店的数据显示,该产品上市首周销量突破50万袋,部分门店甚至断货。

产品逻辑:解决家庭制冰痛点
农夫山泉将冰块定位为“高端家用冰饮解决方案”,其核心卖点包括:

  1. 品质升级:采用千岛湖深层水源,经24-32小时超低速缓冻技术,融化速度较普通冰降低20%;

  2. 场景拓展:2kg冰块可制作13杯冷饮,单杯成本1.75元,但满足调酒、冷萃咖啡等专业化需求;

  3. 安全背书:工业化生产避免家庭制冰的细菌污染风险,符合一线城市中产对健康生活的追求。

    250704074903.png

商业策略:从单品到生态的闭环
这并非农夫山泉首次试水冰生意。2024年推出的160g冰杯售价3元,通过“加1元换购”策略带动饮料销量增长15%。此次食用冰延续了“水变金”逻辑:

  1. 渠道协同:山姆会员店“饮品+冰块”组合销售占比达40%,提升客单价;

  2. 用户教育:通过KOL营销推广“居家调酒”“冷饮仪式感”等内容,培育消费习惯;

  3. 品类延伸:未来计划推出果味冰、功能冰等SKU,构建冰饮生态体系。

市场争议:溢价空间是否合理?
支持者认为,农夫山泉冰块解决了制冰效率与品质的矛盾,符合消费升级趋势;反对者则指出,麦德龙3kg冰块仅售22.89元,性价比更高。对此,战略专家詹军豪表示:“农夫山泉的野心不在冰块本身,而是通过高附加值产品触达高端客群,为后续推出高端饮用水、即饮饮品铺路。”

行业趋势
奥纬咨询数据显示,国内冰品冰饮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630亿元,其中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增速超300%。农夫山泉的入局,或将加速行业从“价格竞争”转向“价值竞争”